关闭
搜索
搜索
未找到结果
    返回到
    历史 1951-1965
      1951 – 1965 发展年代

      具有开创性技术成果的发展初期

      Hermann Kronseder 在雷根斯堡附近的新特劳普林创立了一家生产小型贴标机的公司。在几年内,他通过技术创新成功地成为瓶装贴标领域的领先供应商之一。 

      公司成立
      1951

      Hermann Kronseder 开始生产贴标机。自建厂房面积约 100平方米,是第一台半自动贴标机的生产基地。作为工作设备,对机械工程师兼电气工程师 Hermann Kronseder 来说,一个车床、一个镗床、一个钻孔机和一个磨床就足够了。

      1952
      第一个公司标志
      1952

      从创业伊始,Hermann Kronseder 就非常注重品牌认知度:1951 年公司成立后不久,公司的第一个标志就诞生了。它展示了一个代表“Krones”的风格化的 “K”,并且在其上方有一个由齿轮碎片组成的皇冠图案。

      半自动贴标机成功问世
      1952

      一台仅由 150 个零件组成的机器:钢制 St 1500 可在六个瓶子支架上每小时贴标 1,500 个瓶子。后继型号 Piccolo - 具有封闭式铸造外壳和轻金属制成的瓶子平台 - 每小时可处理 2,100 个瓶子。

      首次实现全自动贴标
      1956

      凭借 Super 型号,克朗斯推出了一项创新产品:立式瓶子全自动贴标,产能可达每小时 4,500 个瓶子。产能提高是“直立行走”的结果 - 瓶子首次以直立而非平放的状态被贴标。由此结束了手动放置和取出瓶子的繁琐过程。

      Super 作动
      1956

      执行 Super 贴标机时,会在瓶子贴上一个肩标和一个弹簧盖标签。贴标后,瓶子被引导到一个出料台。

      推出新产品:装箱机和卸箱机
      1959

      克朗斯通过装箱机和卸箱机为饮料行业的诸多领域提供了智能解决方案 - 产能高达每小时 1,800 个箱子。新型包装机引起了日本啤酒厂的浓厚兴趣。然而,该业务领域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已被终止,以支持贴标机的加速发展。

      瓶子全自动包装
      1959

      灌装好的瓶子在进料台上被分配到各个通道,并传送到包装机。在那里,抓头将瓶子提起并放入自动提供的木箱中。

      饮料箱的堆放更加轻松
      1959

      将 800 克重的弹簧盖瓶堆放到木制托架中,是 20 世纪 60 年代仓库工人的日常工作。克朗斯通过 Stapelmax 减轻了工人的负担并提高了产能。每小时可在仓库内轻松高效地移动 1,200 个箱子。

      电机取代人工搬运
      1959

      箱子通过输送带逐个送入 Stapelmax。机器将最先到达的箱子提起,然后将其放在下一个箱子上。这个过程会一直重复,直到达到所需的堆叠高度。 

      世界上最快的贴标机
      1961

      在 Rotix 贴标机中,带有真空吸嘴的贴标滚筒将标签从料库中取出,并引导其通过固定的涂胶辊。瓶子在运输经过时贴上标签。每小时 50,000 个瓶子,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贴标机。

      kronesZH
      kronesZH
      0
      10
      1